88读书>军事历史>晚清之乱臣贼子>第六百零五章 最长之夜(4)
虑,暂时把东王九千岁请到天王府里关押,这点并不奇怪。”

“这我当然知道。”李秀成没好气的回答,又拍案恨道:“但这根本没必要!担心东王有异心,派几十个靠得住的兵把他盯紧就行了,何必要这么大张旗鼓的抓人?动摇军心,打击士气,这事让我们的将士知道了,肯定会有人觉得天京快要完了,所以天王万岁得先把东王九千岁抓到手里了!”

李书香叹了口气,也知道洪秀全突然决定抓捕杨秀清的事一旦在军队里传开,肯定会严重的打击军心,影响士气。可是事情到了这步,李书香也只能是继续安慰道:“忠王千岁放心,城里已经戒严,市井消息传递困难,燕王千岁不管再是怎么大张旗鼓的抓人,只要他别在东王府里点火放炮,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

“点火放炮?!”李书香的安慰之语无意中提醒了李秀成一件大事,让李秀成先是全身一震,然后赶紧下令道:“快,派人去联络燕王千岁!告诉他,他怎么抓人拿人我不管,但千万不能在东王府里放火!一定不能脑出太大动静!”

“忠王千岁,没这个必要吧?”李书香有些疑惑,说道:“燕王奉旨抓人,平白无故的烧东王的家干什么?”

“难说!”李秀成的脸色严峻,说道:“秦日纲那个人本来就有些二楞子,被关进天牢这么多年,也是因为当初东王九千岁看他不顺眼,打了个败仗就故意整他,他怀恨在心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逮到报仇的机会,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得出来!”

言罢,李秀成再次催促,还是坚持派出了使者去和秦日纲联系,然而使者派出去没过多久,噩耗却抢先传来西北面的东王府那个方向,居然真的升起了火光!结果收到了这个消息后,脾气还算温和的李秀成也顿时变成了一头暴怒的狮子,破口大骂道:“秦日纲,我丢你老母!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给老子在城里放火!你是嫌城里的人心还不够慌,军心还不够动摇?!”

当然,事后李秀成才知道自己冤枉了秦日纲东王府里那把火不是秦日纲放的,而是杨秀清本人!听到北面激战正酣,又听说秦日纲带着军队冲进了自己的家里,杨秀清在政治方面就是再幼稚也明白自己末日已至,为了不至于受刑被辱,所以仍然还有点英雄气概的杨秀清便干脆选择了纵火自焚!只可惜杨秀清的动作稍微慢了点,火才刚烧起来就被秦日纲的兵揪出了起火的房间,没有葬身火海,同时火势也过大,秦日纲的兵扑救不及,所以才有了东王府起火的事。

究竟是谁放的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军心士气确确实实被影响到了,听到北面的枪炮声一阵紧过一阵,又看到城中突然火起,南京南部的水西、聚宝和通济等门没有一处不是军心惶惶,人心浮动,流言四起,再加上城外的吴军各处营垒也纷纷进入了战备状态,斥候在南京各座城门处活动不断,太平军的士气更是直线下坠,动摇者益发动摇,此前就已经和吴军有秘密联系的太平军叛将更是加紧联系心腹亲党,时刻准备着向吴军投降,甚至准备对友军倒戈相向。

相反的,因为距离遥远的缘故,反倒是神策门这边的太平军没有受到东王府火起的影响,同时因为方海宗、袁得厚和陈得才等太平军机动部队先后赶到神策门这边参战的缘故,神策门战场上的太平军士气还得到了一定的鼓舞回升,很快就把吴建瀛和方有才两股叛军杀得抱头鼠窜,狼狈逃入城内黑暗处,基本粉碎了吴军再靠内应杀入城内的希望,也腾出了主要力量用来对付吴军和勉强占据了一段城墙的刘玉林叛军。

混战中,神策门内门的左右两处早已堆满了尸体残骸,然而吴军和太平军的将士依然还在甬道出口激战不休,为了夺回甬道控制权,也为了不给吴军进城的机会,太平军将士前仆后继,拿着各种各样的冷热兵器不断冲锋上前,与狭窄甬道里的吴军将士做生死之搏,并靠着兵力方面的绝对优势,活生生的拖死了相当不少的吴军将士,多次逼得吴军将士只能是靠投掷手雷缓解压力,保护阵地空间,枪声杀声和爆炸声始终不断,一浪高过一浪,但太平军将士的冲杀却始终不停,丝毫不给吴军任何站稳脚跟的机会。

还是在混战中,也不知道是李容发麾下的那个中层将领突然灵机一动,大声喝令自己的士卒收集一切可以收集的易燃物,尽量抛掷到内门左甬道出口处,不求打中打伤吴军将士,只求堆积成山,结果吴军将士一时不查没有注意到这个危险,面前脚下很快就被铺满了可燃物,结果那个太平军将领又喝令大量集中投掷火把时,麻烦来了,左甬道出口处开始起火了,被火焰挡住去路的吴军将士只能是纷纷后退避免被活活烧死,太平军士兵则纷纷醒悟,开始更尽可能的向甬道出口投掷可燃物,还有火把火油,烈火熊熊,很快就烧断了吴军进城的道路,太平军将士压力大减,欢呼着纵火更加卖力。

看到左边纵火断路的战术效果非凡,右边的太平军将士自然是纷纷效仿,不顾城门甬道内还有同伴在与吴军厮杀,吼叫着只是把一切能收集到的可燃物扔向甬道出口,为了获得木材甚至把附近的街道房屋都拆了无数,结果大火升起之后,吴军也就没了办法再从甬道处直接入城,只能是隔着火海开枪投手雷,白白浪费弹药武器。太平军则欢呼着一边继续纵火断路,一边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五章 最长之夜(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