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额娘带我去夺嫡>第117章 封建家长
丹很好,就选这一朵吧。”徽之今天穿着一件酱红色的坎肩,正好配这朵花。

徽之看了看,大红色牡丹淡淡的说:“我都上了年纪了,还是另外换衣朵吧。”正说着就见着*和小八联袂而来,*笑嘻嘻的说:“我看着那朵浅绿色的牡丹又珍稀又别致,额娘看呢?”*上前拿起那朵绿牡丹簪在了徽之耳边。

从镜子里面看看胤禩和*,*脸上没了昨天的忧伤和焦急,整个人都带着幸福的气息,再看胤禩,也没了焦头烂额的狼狈,正含着微笑站在不远的地方。徽之就知道他们连个开诚布公,解开了心结。

若兰见着胤禩脸上一红,悄悄地站在一边,不敢再看胤禩一眼了。*则是亲自服侍着徽之装扮,徽之笑道:“你们来的这么早,我知道怀孕的时候最喜欢早上犯困,我一向不讲什么虚礼,胤禩扶着你媳妇坐下来。若兰你去把刚热好的牛奶端上来。”

把服侍的人打发走,徽之看着胤禩夫妇:“你们想好了?也说明白了。”

“是,要不是额娘提点我们还互相猜忌呢。昨天晚上八爷和我把心里的话说了,胤禩的心在我身上,我的心在他身上,只要对方的心在自己身上我计较别的干什么。既然是皇阿玛的恩典,我和胤禩一样欢喜,八爷得脸面,我这个做八福晋也跟着得脸。若兰——”*刚说到若兰,徽之打断了她的话:“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你是嫡福晋,既要有容忍的度量,也要有治家的魄力和手段。还有胤禩,你是一家之主,不能先从你这里坏了规矩!”

胤禩和*站起来,整肃精神,恭敬的回答道:“是,谨遵额娘教诲。”

德州,徽之坐在行宫的寝殿内,听着小太监的回报:“太子的病还是没见起色,皇上担心太子的身体,意思是说先回京城去,等着太子病体痊愈了再继续南巡。”

“知道了,皇上连日来操心太子的身体,你回去请皇上保重龙体。这个时候皇上在干什么?”徽之放下手上的茶杯,看样子康熙对太子真是矛盾的很,圣驾一到德州,胤礽就感染上了风寒,康熙立刻命令停下圣驾,在德州等着太子痊愈再启程。谁知胤礽的病一直拖延着好几天,一个普通的风寒,竟然是时好时坏,一个多月都没有起色。要说胤礽的病很严重可是也不见得,但是每当着胤礽的病稍微有些起色,就又开始发烧。

其实按着徽之看南巡要紧,康熙出来真的不是游山玩水,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办。江南的水患算是彻底治理好了,河工上多少人等着康熙来视察工程呢,一拖再拖,怎么能拖得起?康熙大可叫太子留下来养病,自己先走。谁知康熙却是不肯放下太子。这既是父子情深,更是康熙不放心太子,要把太子时刻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皇上正在披折子——”小太监压低声音:“看着皇上的脸色好像不怎么好。有人上折子告了说是有人冒充御前之人在民间大肆买卖人口,皇上很生气。”徽之听了话,有些好奇的问:“真是不知死活,皇上南巡他们还打着皇上的幌子干这个。只是皇上生气,今天未必能好好进膳。我知道了你回去吧。”逸云拿着个丰厚的荷包赏给了小太监,那个小太监接过来给徽之磕个头:“奴才些良主子的赏,这都是奴才的本分,在京城的时候师傅就教导奴才,要好好地服侍皇上,良妃娘娘最体贴下情的叫奴才们好好地服侍良主子。”

听这话徽之就知道这个小太监也是柳承恩的徒弟了,她笑着问:“你听你师父的话就对了,他经历的多,我有些事情还要向他请教呢。”说着小太监欢喜的拿着银子走了。徽之则是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离开了京城,连空气里也带着轻松的味道,望着西边阴沉一片,徽之知道明天又是个阴沉天气。她吩咐一声:“去看看炉子上的桃花鸡炖好了没有,叫人过去问问,皇上在干什么呢,我去给皇上请安。”

本来南巡一路上康熙要不断地见人,视察地方的,谁知太子还病了,康熙更是忙上加忙,连着几天徽之连皇帝的面也没见到。这个时候若兰抱着绘制的斗篷进来:“娘娘看着要变天,还是添上件衣服吧。”

逸云皱皱眉:“屋子里冷了就叫他们把炭火烧旺点,穿着斗篷算是怎么回事?娘娘等会出去难道还要再加上衣服不成?”这几天倒春寒,屋子里有些阴冷起来。若兰无奈的说:“我担心炭火不足,他们说太子生病,要先紧着那边用。因此分到咱们这边的炭火就少了的是。”

“好了,我也不冷。太子生病,自然禁不起寒冷,德州地面上的官都是人精,么偶准今天晚上就有人送炭火来了。那个鸡汤炖好了?我亲自去厨房看看。”徽之一摆手,德州的官们哪敢怠慢圣驾,不过是索额图一点小动作罢了。徽之也不想这个时候没眼色的吵嚷出来,显得她不关心太子,还落个贪婪苛刻的名声。

“奴婢已经叫人把鸡汤放在小炭炉子上煨着呢,娘娘是想用银丝细面还是叫厨房的先做了新鲜的拉面?”若兰很乖巧的拿着镜子给徽之叫她整理仪容。宫里格外看重规矩,即便是到院子里站一会也要整理下衣服和头发。

徽之看一眼低着头的若兰,笑着说:“你还真是个机灵鬼,怎么知道我要用鸡汤煮面?”

“奴婢在娘娘身边日子不断,看也知道了。方才娘娘叫人去问皇上那边可得闲,奴婢想着娘娘定然是要去给皇上请安的。圣驾在德州地面上也


状态提示:第117章 封建家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