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墨道黎明>第13章 新的收获
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掌握的一种书体,所以秦墨在第二次尝试的时候,就达到了【单字成兵】的要求。

单以“轰”字来说,综合欧、颜、柳、赵四种书体的表现各不相同。

欧体形成的战车看起来十分紧凑,战马和驭手、士兵精神抖擞,衣甲鲜亮,战车的行进速度很快,撞击力适中;

颜体,战马膘肥体壮,驭手和士兵在身材方面也更加高大,战车的轮辐是四种书体中最大的,行进速度比其他三种书体略慢一些,但撞击力度是最大的;

柳体,战车、战马和士兵介于欧体和颜体之间,速度比颜体快,但是比欧体慢,撞击力度强于欧体,弱于颜体;

赵体,战马高大但略显纤细,士兵英武不凡,战车的行进速度很快,撞击力度和欧体相同。

就杀伤力而言,颜体最强;就速度而论,赵体最快;就同一个字的书写速度,赵体排第一,欧体第二,柳体第三,颜体因为藏锋多于露锋,加上起笔、行笔、收笔时揉入的篆籀笔法,使其排在了最末。

如果是在实战情况下,赵体绝对是不二选择,如果换成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考试,颜体当为首选。

他忽然想到另外一件事,“轰”字代表的是古代战车,要知道在战国后期的时候,战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更是难寻踪迹。

正因为这样,所以它会呈现出古战车的状态。

如果用篆体来书写这个“轰”字,能不能起到更显著的效果呢?

作为苦练书法近二十年的他,六种基本书体都有过接触,而且在甲骨文方面有着很深入的研究,篆体自然也不在话下。

一般的说,篆体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多指周朝时期的字体,也被成为周篆,小篆被称为秦篆。

既然是试验,当然要写大篆,也就是战车最为盛行的那个年代。

大篆的书写速度比楷书还慢一些,最大的区别是转折处以弧形为主,这种写法和当时的书写材质有关,那时候纸张尚未出现,多以丝织品帛类为主,因为丝织品柔软的特性,注定了很难完成直角转笔。

秦墨是在青石板上书写,相对来说要简单不少。

第一字写完,未能出现光芒,失败了。

第二次,也没能成功。

第三次,同样是失败。

接连试了十几次,都没能成功。

篆体在五体书法当中难度很高,作为一名新晋童生,在之前的镇公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楷书,兼修一些简单的行书,篆、隶、草基本上没有学过。

一方面你是这三种书体过于困难,二是因为担任教谕的先生只有秀才文位,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是有限,自己都没掌握,如何教别人。

他不气馁,继续尝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中午。

咕咕……

肚子发出抗议,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说:“再试最后一次,如果还不能成功的话,就回去开火做饭。”

抬起刚刚蘸过水的就毛笔,他深吸一口气,动作从容的落笔,起笔写的很有感觉,藏锋堪称完美。

接下来的第二笔、第三笔也很成功,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次有可能成功。

几息之后,他写完最后一笔,墨迹不负众望的闪出光芒。

呼!

白色气雾变成一辆四马战车,比之前的足足大了一倍,驭手的正前方配有一柄强弩,左后两边各站一名身材魁梧的持戈勇士。

铃铃!

战马脖子下方的铜铃发出脆响,四匹马同时扬起碗口大的蹄子,朝着瀑布快速冲去。

轰隆隆!

马蹄声,车轮成汇成一曲奇异的乐章。

秦墨瞪大眼睛,战车轰的一声撞在石壁上,溅起无数的水花,因为被撞掉很多石头,原本笔直的瀑布都变了形状。

“喔……麦……嘎得!”他惊呼一声。

“咦?”

另一声惊呼在茅庐那边响起,是一手拎着香气四溢的纸包,一手拎着酒坛子的古孟,皱着眉自语:“这小子可以啊,篆体【单字为兵】是秀才在后期才能接触到技能,他竟然以新晋童生的身份掌握了,还是自学成才。”

秦墨回头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要债的追上门儿了。


状态提示:第13章 新的收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