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席卷天下>第816章:为什么要努力和振作
是那么的年轻,换谁不会忌惮?谁又敢保证他永远是情商那么的低下,哪天要是起了改朝换代的心思,老刘家的江山是分分钟要完的节奏。

吕后就对萧何说过一句话“韩信不死,天下不宁”,这里所为的不宁可不是老刘家要完,是劝萧何参与骗杀韩信,要不然天下必然会重新爆发战乱,到时候不但老刘家会完,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刘彦看着大海的波涛,琢磨着自己怎么也还能至少再活上个三四十年,再多一些活个五六十年,那些比自己年岁大至少十岁的臣工不会比自己更能熬,完全没必要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戮杀功臣的污点。

位面之子刘秀没杀功臣,还给予功臣极高的待遇,那是因为他足够年轻,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先死,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李世民一再接纳降将,成功造反了自己的老子之后,同样没有戮杀功臣,一样是因为他足够年轻。他比刘秀稍微更复杂一些的是,当时的李唐还有着众多的敌人,尤其是突厥这个大敌。另外一点是,他接纳的降将大多是小门小户出身,需要用他们去压制那些所为的五大姓八大宗啥的。

某些程度来讲,刘彦也需要拉一派去压制一派,用北方派系来压制南方派系,又扶持巴蜀或辽东等地派系给南北两派造成牵制。

毕竟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对于利益永远存在争夺,才不会有什么相安无事。之所以相安无事,那是因为干不过,要是能轻易又无需忌惮什么就一巴掌拍死,谁还乐意没完没了的叽叽歪歪。

刘彦等人从马石津登船,原定计划是将会在建康边上京口登岸,后面却是临时做出了改变。

出巡队伍的人员十分庞大,需要动用的装载船只众多,护航全是来自用系统建造出来的战船,人员也是相当数量由系统出产的运输船装载,刘彦和几位重臣却是乘坐自主研发和建造的战舰。

刘彦乘坐的这一条战舰,它的长度达到四十二米、宽十八米,吃水深七米。

之所以会称呼为战舰,是它作为最新一款装载了火炮的炮舰,由于已经有用过地盘旋转式的床弩,舰炮是直接做成了可旋转式的炮塔,除了里面用的是可伸缩的前装炮之外,款式方面其实与近现代的炮塔在造型上没有多么大的区别。

“战舰加载了铁板,经过试验能够完全抵御冷兵器的攻击。”王龛作为降将出身在刘彦面前表现得极为谦卑:“我们还设计出封闭式的舱门,哪怕是进水也能关闭舱门,只要不是破损异常严重,无沉没之虑。”

由于装载了铁板,从低角度看去的话,很像是一艘铁甲舰,可实际上它除了龙骨之外的结构依然是木材为主。

王龛说的舱室之类,是采用了新型研究出来的橡胶材料来保证封闭性,舱门也是使用阀式的设计。

刘彦第一眼看到战舰,要不是确认没有烟囱,主要还是依靠风帆,就真的与一战时期的战舰很相似,不止是炮塔的设计,还因为甲板以上的建筑布局很接近近现代。

讲真话,刘彦对船只设计不熟悉,他仅是提了一些设想,没想到海军真将新款战舰搞得与一战时期差不多外观。他在舰队出发之前有详细视察过,包括让舰炮进行射击,除了战舰还太小之外,总体上还是感到满意。

“我们有打造一艘小型的全铁战船,它是不会沉没,可是……”王龛有那么些尴尬又似乎是无奈:“哪怕是满帆状态也跑得极慢极慢。”

铁脸盆放在水中,因为它的总体结构并不会沉下去,用金属来打造船只,只要船身设计合理,没道理因为船是铁的就会沉没。

蒸汽机还没有被折腾出来,除了人力划桨之外,船只就是利用风力来航行,主体为金属材料的船只在目前来说着实是太超前了一些,至多就是被拉到某个海域当固定炮台用了。

“它的最快速度多少?”刘彦得到乘坐战舰的最高速度,点了点头:“六节已经非常快了。”

别嫌弃啊,像是传统的楼船,能跑个三四节就已经挺不错,像是风帆时代最快的飞剪船最快的时候也就跑个十四节,传统的福船最快也就七八节。

刘彦还是知道一点的,现在用的是前装炮,一些技术也还没有到位,像脚下这种战舰还是显得超前了一些,一百八十毫米的主炮前面六门、后面三门,剩下就是安装在船舷两侧的各自十八门口径为九十五毫米的副炮。

还有一点挺尴尬的,就是炮台转向一侧,主炮和副炮同一时间开火,战舰的船体结构哪怕是能够承受住后坐力,可战船也会发生倾覆,导致的是要分开来射击。

似乎也没什么毛病,就算是在陆地上构建火炮阵地,相邻的火炮也不是同一时间发射,还是会安排开火的时间间隔,一样都是因为火炮开火产生的震动。

十二艘的炮舰都在舰队之中,它们与周边的船只款式都不相同,看上去是那么的特别,线条模式的船体在美观上完爆其余的船只。

刘彦这一次让它们过来,其实就是进行最后的远程试航,由马石津作为起航点,先去倭列岛逛一圈,再顺着航线到夷州(台湾),伴随出巡队伍游逛以下南洋海域,之后就会脱离出巡队伍前往马六甲进行检测和补给,最后会前往平蛮校尉部加入到对笈多王朝的战争之中。

舰队航行到大约是大东沟位置的时候,刘彦特意让舰队停了下来。他静静地看着海面很久很久,


状态提示:第816章:为什么要努力和振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