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汉涟漪>第十章 超能的孙秀才
才忙道,说的有些低声下气,完全没有书塾外见刘狗娃的文士气质。

刘狗娃看着孙秀才一介清高文士为了一罐酒,对着客栈小二低声下气的样子,很是不忍,虽然只是见了一面,但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等孙秀才离去后,问小二道:“这孙秀才常来沽酒么?”

“你说这孙秀才啊,他就是一酒鬼,差不多每两天都要来沽一次酒,还总赊账。”小二有些不屑的说道。

“哦,那他佘了多少银子?”刘狗娃问道。

“也不多,就半两银子。”

“俺这有二两银子,多的算他今后的酒钱吧。”刘狗娃说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了小二。

“哎哎,这如何使得……..”小二连忙推辞,不知道刘狗娃为什么要为孙秀才付账。

“拿着吧,俺同孙秀才有一面之缘,彼此投缘。”刘狗娃把银子塞在小二手上,小二才扭扭捏捏的把银子收到柜台。

刘狗娃经过孙秀才沽酒这事想到,张三李四这十来个孩子这般年纪在共和国时代都差不多小学毕业了,现在却全是文盲中的文盲,不由打算把他们送到孙秀才那里读些书识些字。虽然刘狗娃跟他们没有亲属关系,但这些天相处,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张三李四他们也把自己当作哥哥主人看待了。

于是,午后,刘狗娃沽了两罐酒又来到那间书塾,中年文士正在授课,刘狗娃等了一会,那中年文士才见他。刘狗娃说明了来意,中年文士迟疑了一会,方收下刘狗娃的酒,并请刘狗娃到书塾商议束脩,也就是学费。

孙秀才以书塾为家,原本他也是大户人家子弟,家人在战乱中灭族,族中只有他逃过一劫,如今孤身一人,也没成家。他考取了秀才之后,年年考举,却年年落榜,心灰意冷之下,便不再参考,以书塾教授为生。书塾倒也别致,前有木桥流水亭台,后有果脯园林,种些时令瓜菜。刘狗娃看了不禁说道:“先生这书塾挺别致,非同一般啊。”

“乱世中得一陋室,安身立命而已。”

“国已一统,天下承平,哪还有乱世。”刘狗娃违心的说道。

“国已一统,天下承平?”孙秀才冷声反问,随后又冷笑说道:“你小子说的国只是一小国而已,天下也已非当初的天下,如今国内军阀林立,互不统属,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民生困顿,灾祸不断,千里赤荒,北又有契丹南有唐西有蜀虎视眈眈,这不是天下大乱之势,又是什么?”

“小子受教。”刘狗娃衷心的对孙秀才一礼道,在这时代,身临其境的古人能把这时的形势看得如此通透毕竟是少数,难道这孙秀才是其貌不扬的隆中诸葛,不禁又问道:“那先生可有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症下药而已,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既然是对症下药,为何做起来却又难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打草惊出多条蛇,群起而攻之,反而适得其反。”

本来刘狗娃对于孙秀才为一罐酒而折腰,存了轻视之心,这时却对他那超前的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历史上后周的柴荣不就是看出这种形势,才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剥除藩镇的吗?赵匡胤做得更出色,一杯酒便搞到了中央集权。

刘狗娃在林家酒栈见林掌柜等做生意不会搞品牌效应,在州城见客栈掌柜不会搞代理销售,还以为古人的智慧见识也不过如此,哪知这孙秀才的见识却惊得刘狗娃一愣一愣的。看来,每个时代都有超能人存在的。


状态提示:第十章 超能的孙秀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