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重生之朕即国家>第18章 三推让而后受之
最多。

敕谕朝觐官,用“敬天勤民之宝”;若“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宝”,则图书文史等用之。

嘉靖增制的玉玺有“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民之宝”。

明朝的“六局一司”皆以女官充任,选拔极为严格,她们年龄在15到40之间,是出自江南地区良家、貌端品正无夫女子,还要求通晓历史、谙晓算法。

能被选为尚宝女官,那她一定在宫内是品行高洁,受人尊敬的,多被称为女君子或女太史,并多被后宫嫔妃以师礼待之,他们是这个时代中素养最高且富有才情的出色女子。

正因为女官德才兼备、严格自律,所以终明一朝都没有女官参与宫廷争权的记载,当然其中一部分也归功于明朝对玉玺使用规定严格之故。

为防止国之重器被滥用,明朝像其他机构一样施行内外双重管理制度,在外廷设置尚宝司负责用印,在大内西华门外有相同功能的尚宝太监,以传递和监视尚宝司用宝。

遇用宝,则尚宝司以揭帖赴尚宝监,太监请旨,然后赴内司领取,尚宝监派人全程跟进,监督。

每逢大朝会,尚宝司要派两名官员,奉宝于御案,立待殿中。皇帝外出,尚宝司也要派人奉宝随架。

综上,尚宝女官负责保管、尚宝司负责管理使用、尚宝监负责监督传递,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防止弄虚作假且便于皇帝集权的用印制度。

袁可立所在的尚宝司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因为可以时时接近皇帝,所以尚宝司的几个职位是外臣梦寐以求的。比如神庙时的严嵩就曾为儿子严世蕃能顺利当上尚宝司少卿,将反对的文选郎郑晓贬为和州同知。

袁可立任苏州府推官时审理过差点引起民变、轰动朝野的“湖州案”,升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又抗神庙中旨杀了仗势欺人的弄臣,罢官回乡也不忘教化地方,还主持修复睢郡城池,是一个能臣干吏。所以朱常洛曾夸奖他,“一朝抗疏,二纪归田。口不言事,耻汉人部党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风。”,并在登极之后提拔其为尚宝司司丞,以示恩宠。

叶响这几天身在帝国之巅,见的都是国家大佬。起初见其并未有特别之处,本不在意,待听到他自称袁可立,便知道自己托大了,立马起身将其扶起,仔细打量。

袁可立面白无须,五官轮廓分明,眼神幽暗深邃,如果不细看其服饰,叶响还以为他是大内太监呢。这位可是和孙承宗齐名的,能扶危救亡的治世之能臣啊。

叶响拉着他的手,笑着说道,“你就是袁可立?我还以为你应该是可提刀跨马、与敌死战的将军呢。”

“殿下,臣乃一介书生而已,上阵厮杀力所不逮,但辅佐君王治理出一个太平天下却是义不容辞。微臣此来此来是请殿下速派徐国权前往辽东的。”

“这徐国权你认识?”

“不瞒殿下,此人正是微臣向兵部举荐的,辽东建奴多次攻我大明城池、掠夺百姓,我军民伤亡不计其数,而且战事拖延越久于我朝越不利,与其让其座大,如不早日扼杀其于襁褓之时。”

叶响似乎觉得那里不对,问道,“你觉得仅仅一个徐国权就可以?”

“徐国权允文允武,是大将之材。他自幼熟读兵书、满腔报国热血,可堪重用。”袁可立后退一步,满脸失落的继续说道,“大行皇帝多次发内帑以赈边兵,可见非常重视。殿下身为人子,即将克承大统,应当秉承大行皇帝的遗志,早日平定辽东,还天下黎民百姓一个太平。”


状态提示:第18章 三推让而后受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