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八十八章 质齐
p>对于宋国向齐国派遣质子一事,当齐国提出来时,宋国一开始都是极不情愿的。因为如今国君子喜也才三十多岁,国君最小的儿子如今也才七岁。

然而质子乃是齐国亲自提出的条件,宋国也不敢公然违抗齐国的命令。

让一个如此幼小的孩子远离母国,去往他国为质,国君必定舍不得。因此乐成一直在为这件事情为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张罗这件事,如今若是齐国能够接受子偃作为质子,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质子,从字面上就能够理解,它就是国家的人质来维护国家间的关系!而能够作为人质的,一般都是国君的亲生儿子!因为只有如此亲密的关系,才能够让那些毁诺的国君们感觉到疼痛!使他们不敢轻易的做出毁诺的事来!

子偃身为国君之弟,虽然也可称为公子,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作为质子还是不够格的。不过如今齐国点名要子偃为质,这对左右为难的国君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乐成虽然在政治上比较软弱,然而他多年身居高位,还是从齐国索要子偃的行为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对于子偃,这位宋国难得一见的贤公子,他最初时也还是很欣赏的。他其实和普通的宋国人想的都一样,也将子偃视为宋国自目夷以后又一贤公子。

然而子偃毕竟是皇氏的贤公子。有他在宋国朝堂上,就必然对乐氏不利。失去子偃这样一位人才,固然是宋国的损失,然而对于乐氏来说,却是有利的事!

将家族的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之上,对于乐成来说没有丝毫的困难。他只是略微想了想,他也就答应了齐貌辩将子偃质于齐的意见。

很快,乐成就去游说了大司寇华戎。华戎对于子偃总览宋国外交的做法也是早就不满了,他一直认为宋国在没有实力以前,就应当“韬光养晦”,不应当强行出头。对于齐国所提出的索要子偃为质的意见,他也嗅出了其中的不寻常味道。然而他却毫不在意的将其忽略了。

对于华戎来说,他效忠的人始终只有一个――国君子喜。别说子偃和他的政见不一致,即使子偃和他是政治盟友,也不能阻止他为国君的谋划。让子偃去替代国君的儿子去齐国,这对国君是有利的。他只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

在乐成和华戎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以后,子偃质齐的事就变得异常顺利了。

对于子偃拒绝签署宋国与齐国达成的协定,宋君子喜心中是很有些不满的。在他看来,子偃作为他的亲弟弟,就应当帮助他分担压力。难道他子喜不知道签订了这个条约,子偃会受到宋国中小贵族的斥骂吗?

子偃帮他这个哥哥背这一次锅,他这个做哥哥的能不记在心上?

而且子喜也对自己的儿子亲自离宋去齐极为不忍!他现在只有两个儿子,最大的只有七岁,最小的两岁都不到,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怎么能够忍受做为质子的痛苦?

因为建议将子偃作为宋国的质子是乐成和华戎提出来的,在子喜这里就没有感受到齐国索要子偃这么一重压力了,因此他丝毫也没有嗅到齐国在此事之后的阴谋味道。

他所想到的,不过就是让自己的弟弟再为自己这个哥哥多分担一些压力,让子偃为他的年幼的侄子吃一些苦罢了。

在国君也同意了子偃质齐以后,乐成亲自前往陶丘,签订了宋齐之间的不平等条约。

而子偃,也由此卸下了宋国大行人的职位,开始成为宋国在齐国的质子了。


状态提示:第八十八章 质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