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大国文娱>第94章 不可轻视的老技术工人
经验的年轻人上岗,进一步恶化了国营企业的效率。

更浪费的是,一堆五十出头的技术人员,原本拥有一身的技术,这些技术年轻人即使肯学,没十年二十年也不能掌握。而这些素质更好的人才,给素质更差的返城或待岗的年轻人让出岗位。

国营企业效率最低的时期并不是改革开放前,恰恰相反,是80年代~90年代,鼓励年轻化的时代,国营企业效率降至冰点。因为,一大批什么都不会的年轻人,顶替了生产经验丰富技术水平扎实的老技术人员。

国内很多短视的企业,把这些老人家当作负担。但是,容健在林棋的建议下,在全国各地的企业礼聘这些老工人。

以至于,新爱电子对于技术人员不讲究“年轻化”,反而搞逆历史大势的“老年化”。

“年轻化”这种所谓的政治正确,本质上不过是国家解决不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迫不得已鼓励上了年纪的人提前退休,让出岗位。在政治上,这是正确的,毕竟,年轻人失业的多了,社会就不稳。

但在企业层面来看,这就未必正确的。尤其是,现在的熟练老工人的工资,又不是太高,那么,凭本事招人,当年是优先招聘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而不是什么都不会,需要慢慢带慢慢学的年轻人。

况且,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他们还可以以老带新。

像曹晶这种老技工,新爱电子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有些的国家从各单位抽掉过来了,但更多是后来企业主动挖过来的墙角。

这个年代刚毕业的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新爱电子抢不到几个,但是,这些退休老人家,总不会有人跟他们抢吧?


状态提示:第94章 不可轻视的老技术工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