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一十七章 跪见改服
头才对。

其他臣僚们不是品级太高不宜出使,就是怕万一办不好差事,自取其辱,殿中一片沉寂无人应答。赵恒非常失望,叹了口气道:

“朕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办,但总要有人去啊。这次出使孤身犯险,比上战场更加不易。如果使者能不辱使命,朝廷定当厚报。就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朕也能体谅,天下人也会包容。”

皇帝这样一说,众人反而更加戒惧,更没人敢挺身而出。一阵尴尬的寂寞之后,枢密使王继英出列道:

“不如还是让曹利用去吧,他现在是从八品的阁门祗候,上次出使加了崇仪副使荣衔,这次还可以用这个衔,好歹也算是个七品官的身份。官职虽是低了些,想必契丹人关心的是实惠不会在意这个,熟面孔说话反而方便。此人胆大心细一片忠心,定不会办坏了差事的。”

赵恒幽怨地望着殿中衮衮诸公,无奈道:

“想不到只有这个青袍小官可用。罢罢罢,这样也好。王爱卿,你去召曹利用来,朕要当面嘱咐嘱咐他。”

午膳之前曹利用就到了。他听王继英讲了这次差事的情形,不仅毫不犹豫地接受而且对这位上司的再次荐举感恩戴德。如果说上一次他只是个抛砖引玉的小角色,这一次可是货真价实的谈判使臣了。要讲谋略技巧和敌人讨价还价,最大限度地屈敌利已,比战场上的较量还要精彩,简直就是晏婴、蔺相如的角色。他丝毫感觉不到畏惧,只觉得荣幸和兴奋。赵恒见到曹利用的时候,只见他两眼放光,意气风发,令得一上午郁闷压抑的皇帝心情好了许多。下午就要出发,曹利用多少总要准备一下,赵恒寒暄慰问了几句,就直入主题道:

“曹爱卿,上一次你的差事办得好,这一次朕还是要用你。但这次任务不同,你要和契丹人交涉撤兵条件。贼寇的土地要求必须坚决拒绝,可以给他们银两和绢帛作为替代条件。岁币的数量要你去谈,越少越好,最多也不能超过百万。”

曹利用跪伏磕头,热泪盈眶地朗声道:

“微臣蒙陛下知遇之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贼虏如果定要土地不可,臣就是血溅三尺也绝不答应,贼寇要是接受岁币,臣能减一分绝不多一毫。”

赵恒走下丹墀亲手将曹利用扶起,拍着他的胳膊连连点头道:

“好样的!但朕绝不要你血溅三尺,朕就在这里,等着你带回成功的消息。”

曹利用走出正殿,正低头抹去激动的泪水,冷不防肩头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抬头一看,竟是宰相寇准。寇准黑着脸毫不客气地说道:

“你来,我有话说。”

曹利用跟着寇准到了旁边的宰相公事房。寇准比曹利用年长十岁,官职更如天壤之别。第一次单独面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宰相,曹利用不禁诚惶诚恐。寇准对同列的宰执们尚颐指气使,更不要说对这位八品武官了,他不让座更不多话,扬着下巴伸出三只手指道:

“我听见皇帝说了一百万,但是我只给你三十万的上限,超过一两你就不用回来,回来我就斩你人头。”

曹利用是个胆大如斗的人,他才不信寇准真敢斩他。不管谈成多少,只要不是土地,不是一百万以上,他当然要回来见皇上复命。寇准这番话只是让他对于如何把握谈判的分寸心里更加有底。恭敬答道:

“丞相的话,微臣定当牢记在心。”

当天下午契丹使臣陛辞。赵安仁到“都亭驿”去接韩杞,见他穿着和上午同样的衣服,摇头道:

“皇上赐给你的礼服、金带呢?陛辞时要穿上才行。”

韩杞知道中原士大夫们认为衣冠服饰不仅是御寒遮体的,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他们自称“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对不是这样穿衣的人就认为是“衣冠qín_shòu”。这既是对其他文化的侮辱,也是盲目自大。契丹人的服装与中原不同,最普遍的是左衽窄袖,而不是中原的右衽宽袖。在赵安仁看来,只要使臣穿上了宋朝的衣服,就表示了屈服于中原文化,自认低人一等,就是宋朝的文化和精神胜利。这在韩杞看来十分滑稽,他笑道:

“其实本使是穿惯了汉服的。在契丹对穿着没有特别规定,早在太宗时期就是太后和北面臣僚穿契丹服;皇帝和南面臣僚穿汉服。如今太后当政,大礼上北面三品以上官都穿汉服。穿宋主所赠礼服不算个事,只不过那套衣服未必合身,穿上露丑岂不是丢主人的面子。契丹皇上也送了衣袍玉带给曹利用,但并没有要求他当时就穿上啊。难道主人送给客人一件衣服,就要客人出门前必须换上?这就是礼仪之邦的规矩?”

赵安仁博古通今,却没有想到契丹汉官本就穿汉服的这件事,本来想让契丹人穿中原衣服以示宋人的优越,没想到一拳打到棉花上,还被揶揄一顿。他觉得这个韩杞实在刁钻,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任务必须完成,只好道:

“总之无论如何,韩使穿上那身衣服就是,就算是不让我这个接伴为难也好。”

韩杞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耽误时间,换上那身袍服金带。韩杞身材高大,汉人衣服也是宽松的式样,穿起来倒也合身,还显得十分的光鲜体面。韩杞高高兴兴地穿着这身新衣陛辞了赵恒,当天下午便和曹利用等一行人离开澶州返回契丹大营。这一次,从曹利用和韩杞进入澶州到他们再一起离开,满打满算仍是三天。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七章 跪见改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