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唐三司使>第七十二章 功成万骨枯

京城,兴庆宫,勤政务本楼。

李隆基召集二位宰相、户部尚书章仇兼琼、高力士,几人商议剑南节度使郭虚己上报的西山作战计划。

因为按照惯例,右相兼任吏部尚书,左相兼任兵部尚书,所以这二职倒不用再来人议事!

“章仇公,你在蜀郡多年,对于西山战事最有发言权!你给我等介绍一下这郭公的计划是否可行!”李隆基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可行!这西山八国羌人迫于吐蕃之威,屡屡充当走狗,进攻我西山各州郡!郭公和杨司马的计划可行性很高!因为吐蕃自从被王中嗣将军打败后,精锐失其大半!

目前其进攻西山,不过是其转移战线的权宜之计而已!再者,贞观年间,大唐和吐蕃就是以金川河为界,双方也有协议。恢复原有边界在法理上我方也有理!

就具体战场环境而言,我方补给虽然也艰难,但是却要远远好于吐蕃!运粮道比其短一千多里,道路也好很多!只要打下西山八国,兵出轨州,打通东线与南线的道路,可保剑南、陇右五十年安全!”章仇兼琼道。他一直经营西山防线,自然很是熟悉!

“你们几位呢?高将军,你也说一下!”

“老奴不懂军事!不过吐蕃入寇西山,对剑南影响极大!这蜀中沃野千里,是大唐的大后方,不可失去!如今南诏已称王,其恐与吐蕃结盟!只要打败吐蕃,南诏自稳,剑南自安!”

“好一个南诏自稳、剑南自安!高将军大势倒是看得准!二位相公意见如何?”

“微臣以为,郭公、杨司马计划定然会成功!此为百年之计,不可小视!臣建议,再从京城调拨一批弓弩增供西山,以增加西山军队弓弩手的比例!这山地作战,当以弓弩为先!

打下西山八国后,可兵出轨州,可在轨州筑一坚城,将松州守兵大部调往轨州,以两千人驻守!如此,这剑南可安百年!”

最后是李林甫,他道:“臣也同意郭公之奏!”

在打仗的问题上,他任何时候都是同意的!原因很简单:李隆基喜欢打仗,也喜欢能打仗之人!要是谁在打仗的问题上与其唱反调,就是他李林甫,皇帝也不会给面子!

“那好!既然如此,就下诏同意其所奏!再按左相之意,调拨于一千弓、五百弩到西山!同时增派西山一万五千人,由杨游统一指挥!督促其在冬季前攻下南水城,与陇右军会师积石山!”

“遵旨!”

……

子时,大雨磅礴,雷声震天。

吐蕃行军司马布多让雷声所扰,睡不着!

“唉!这大雨一直下了四天,为何不停?万一唐兵偷营咋办?”

走,去看看各营!他带着几名亲兵,起来巡视各营。

此地驻扎有六千人,一来就开始下雨,还未开始进攻赤和堡!

“司马好!”

值班的军将和士兵纷纷给他行礼!人们一见他巡视倒也习以为常!

“你等要注意唐兵偷营!”

“是!”

话虽然这样讲,可是这些军将却没几个相信!

偷营?这大雨天,漆黑一片,那里会有人来!就是偷营,也是在月黑风高之夜,趁乱点火烧营呀!如此大雨,只要用弓弩手守住大各道口,必定万无一失!

他巡视完主要大寨和路口,便回到大营安歇!看天气,怕是要七八天后才会天晴呢!他想。

……

地下,石云山带领百人的敢死队已经等候在地道之内!所有人已经换成吐蕃士兵服装!

按照杨游的安排,丑时中,将剩余的两尺挖通!这里土质很松,两个大汉从下往上挖通两尺洞,不过顷刻的事!然后这些人分作两组,一组五十人袭击中军帐,另外一组五十人打开大门的鹿角,袭击守卫的弓弩手!

“石校头,命令开挖!”

传令兵将命令传了进来!

迅即,一名矮壮的黑脸汉子开始挥动铁锄!

……

布多让再一次被雷声惊醒!

他突然发觉有些饿,便翻身起床,来到帐边拿熟牛肉干和酒!

雨点打在帐篷之上,发出巨大的声音,什么也听不见!

他刚吃了两口,感觉有人进帐来!他一回头,只见几名壮硕的军人走了进来!

“有何事?”他发觉这几人神情有些奇怪。

进来的却是石云山!只见他发出一声冷笑,瞬间一点头示意,几人便拔出横刀来,直扑布多让!

“快来人……”他恐惧异常,急忙想从帐篷边钻出去!不过由于连日下雨,帐篷边已经被重新固定!他一时也打不开!

慌乱之中,他急忙下意识跑向他的大刀,却刚走出几步,就被几人围住!石云山也不说话,挥刀就劈!

……

布多让营外,赤和堡下。

杨游着五百名骑兵和五千名步兵,早已等得不耐烦!

“启禀都头,信号来了!”

杨游大喜,一挥刀:“冲!”

几千人便杀向吐蕃大营!

……

天亮之时,雨突然停了!杨游领着十来

名亲兵,蹲在赤和堡外一块大石头上!

他已经吐过两次!

昨晚是他亲自动手杀人,第一次杀人!以前只是下达命令而已!不知道为何,这亲自杀人后,自己却会呕吐!

刚才有人告诉他,这是血晕!看见人血,就会晕眩呕吐!杨游记得好像昨晚杀了十来名吐蕃士兵!那“勾月”刀极为锋利,花鬃狮极通人性!刀锋所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功成万骨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