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
棚,也加强打扫,打扫出来的粪便,另外的堆积,另有用处。

韩琦不知道,干净对于放牧都有什么好处,可是赵信的来信之中,特别叮嘱他,动物的粪便,不能在牲口棚之中堆积,可以找一个地方存放,分成不同的层,自然放置之后,用一定的淋水和储存,大概两三个月就可以用了。

韩琦不太理解,却还是照做了,本以为,不过是额外的功劳,可是这一个月下来,牲口的死亡率大大的减少,只要是按照这个方法养殖的牧场,几乎很难的遇到牲口死亡,甚至连牲口生长的情况,也大大的提升。

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之下,赵信又给了韩琦两条建议,一条当然是养殖的方法,就算是半放养的前提下,做好卫生,清理好粪便,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畜牧业是一个赚钱的,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两个人,一人一个鸡蛋,一个人吃掉了,连果腹都不够,另外一个人,把鸡蛋孵出小鸡,然后孵蛋生小鸡,很快就富裕起来。

这个笑话讲的是一个朴素的理由,牲畜是可以繁衍,理论上,甚至可以无限的倍增。

生物在没有天敌的前提下,数量会急剧的上升,无论是澳大利亚的兔子成灾,还是美国的亚洲鱼成灾,都是基于这个原因的,原则上,养殖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可是一个困扰养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病害,古今都是如此,可是有些人,却因为的畜牧业而赔的飞起来,原因,就在于这个病害,越多的种群,病害也就出现的多。

畜牧业是养活活物的,活的东西,总是比死掉的值钱,那种传染病死掉的牲口,还不能吃,会得病的,到时候更加麻烦。

一场大规模的瘟疫,都可以让一个欣欣向荣的牧场,彻底的成为鬼蜮的,在草原上,也是经常出现的,有时候,一个强大部落的兴衰,就是来源于这个。

清理粪便,不会彻底避免这种瘟疫,可是却能够大大的减少,粪便会滋生很多种的细菌,大部分不具备烈性的传染性,可是却可以降低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这对于养殖而言,更是如此。

同时,就算不遇到大规模瘟疫,单纯清理环境,给牲口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减少小病小灾的发生,也是实际上增加产量的方法,这些都是后世被总结出来的经验。

之前有零星的死亡,数量太少了,可是总数不少,在2000多万的总数之下,几乎每个月,会死掉几百上千,这是养殖必须要出现的问题,同时,也生出来足够多的。

只不过在统计数据了之后,韩琦隐隐的感觉到不好,普通的牧民,不懂得这个统计,可是在他的简单数字之中,这个死亡率在逐步的上升,已经证明了危机已经在积蓄。

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的解决的办法,畜牧,对于他,甚至对于北宋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别说一下子庞大数量的牲口,就算是的少量的,也是一个很难以解决的问题。

灵州和西北,天然拥有畜牧的根基,这么一片庞大的地区,也算是河套的富饶之地,水草丰美,完全拥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的,使用的,也是原来西夏的牧民加上西北的番户,他们对于放牧非常的熟悉,为什么死亡率会出现,积蓄着危机呢,这让韩琦很是想不通。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灵州虽然拥有大量的牧草,却没有原来西夏五州之地那么大,在数量庞大的牲口,必然要半圈养的,比如现在这个牧场,就有30多万头牛马,羊的数量更多了。

在原来的西夏,哪怕是再怎么富裕的部落,也不可能一个部落,就集中了这么多的牛羊,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游牧的方法,就根本无法让这些牲口完美的生长,半圈养是唯一的方法。

圈养,在后世,被证明,是最适合养殖牲畜的方法的,21世纪,虽然还有在草原上面放牧的,可是在中原地带,提供副食品最多的,就是养猪,上市公司之中的好几个,都是以养猪或者是处理猪肉为主的,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全部都是圈养。

圈养是最适合畜牧业发展的一种养殖方法,可是在科技和养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集中养殖,那不是科学的方法,那是噩梦。

集中养殖,在各种的粪便大量堆积的时候,容易滋生更多的细菌,和传染病,不好好处理,肯定要出问题,这也就是牧民所说的长生天的惩罚。

在没有科学研究的时代,无法用普通的理由来解释的东西,只能够被视为是长生天的惩罚,或者是某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可实际上,都是细菌在作怪。

哪怕是健康的人体内,都有无数的细菌,甚至说,某一些细菌的作用,到了了21世纪,都没有的找机理,可是不耽误赵信在北宋进行指点。

一个良好而通风的环境,一个封闭而干净的养殖场所,同时,一些必要的消毒手段,还有畜牧用药品,这才是后世中国,养殖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代,没有科学棚舍,没有便利的通风条件和设计,连人的药品都不全,别说牲口用的,但是这里也不是后世大规模的养殖场,而是一个半放养的草原环境,只要搞好卫生,就能够让效果提升很多很多。

如果说,对于棚舍的清理,只是一个简单的手段的话,他只是一定程度的增加畜牧业的产量的话,另外一个手段,就是黑科技了。

牵扯到了微生物,肥料的堆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