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五百七十二章 卷土从来
,一共出兵4万。

3000人,是先头部队,属于一个最大的部落的,他一个部落就出兵了5000人,几乎占据了整个计划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

7个大部落,这几乎是目前琉球,北方土著之中的大部分的力量了,毫不客气的说,整个琉球,才拥有多少人口,动用了4万,也就意味着,土著的部落总数在15万人以上。

15万人,在目前的北宋放在任何地方,都不算少,北方比起南方,人口稠密不少,15万人,已经是整个琉球的大部分土著了,南方还有其他零星的,差不多还有20多万,总共的土著总数,不会多于40万。

这才是最大的考验,之前的2000人,恐怕连塞牙都不够,孙越叹了一口气,他唯一庆幸的是,这个力量,并不是在的之前就出现了,如果一个星期之前出现,或许无法攻破的整体的防御,可是会制造巨大的麻烦。

时间,不但带来了充沛的粮食,也带来了足够多的人手。

现在的临时点,一共拥有500多人,其中战士差不多450人,5个建筑物,已经完全的建成了的,只不过,只能够封闭原来的那个,也就是第一个定居点大楼。

没办法的,450人,或许能够把中央的大楼,防御的固若金汤的,可是如果分成5个部分,一个大楼留下来90个人,这不是机智的选择,这是昏招,在被对方攻击的前提下,前后忙乱的时候,反倒是会被对方抓住机会,

土著们似乎是被刺激了,他们在集中了足够多的人数之后,动作非常的快,4万人,迅速的整合成队伍,向着定居点而去,看着全部的精壮,却拿着简陋武器土著,负责观察哨,认真的记录下来,并且把消息传回去。

孙越看着土著的基本数据,跟之前不一样,之前的山寨,是分成了不同的方向,现在,他们直接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丝毫都不该各个击破的机会。

120里的距离,差不多走了4天,比起估计的,快要慢一点,时间也走过了29天,马上就要一个月了,没想到,援军并没有先土著到来,而是在之后。

人上1万浩浩荡荡,当众多的土著,漫山遍野而来的时候,还是很吓人的,土著们似乎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有分兵去砍伐树木,而是携带了一些树木。

在没有合适的攻城武器的时候,他们能够使用的是巨木。

之前的那一战,土著的寨主,还有高层几乎都死了,留下的老寨主,凭借着个人身份,还有温言耸听,说动了其他寨主。

说实话,他的一些危言耸听,还真的说对了,定海军来到琉球,确实就是为了占据整个琉球来的,他们的好日子真的过到头了。

土著,他们不是没有等级和阶级,相反,它有,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只有这样的严格的阶级,把整个部落,或者是山寨的力量,都集中到一起,才能够在对抗自然之中生存下来。

依靠这个生产力,弄什么中产阶级,弄什么人人平等,不等你平等下来,自然界就会首先的淘汰你。

这种落后体系和阶级,对于定海军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就算定海军想要把土著融入定海军中,也要打破这个阶级,使用定海军的一系列的制度才可以,这对于这些上层,寨主这么一级的人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4万人迅速的跨越了120里,来到了定海军的定居点,4万人,几乎把定居点团团围住的。

大楼之上,更高的视野,在望远镜的帮助下,孙越把对手的大部分都给审视了一遍。

不足2000米的距离,望远镜是最适合的,对方也没有掩饰,首脑们集中到了一起。

跟之前的土著有些类似,在土著之中,没有冶炼手段,没有金属的工具,他们能够展现尊贵身份的方法,就只有羽毛了。

五彩斑斓的羽毛,代表着身份,越是尊贵的,羽毛就越多,当然了,还有一些装饰品,还有脸上的一些纹彩,这些孙越都不知道,只能够忽略,他在密密麻麻的敌军之中,很快就找到了一群聚在一起首领。

望远镜观察这么多的土著,他们不但是在最核心的区域,而且衣服和羽毛也非常的绚烂。

如果,这个时候,预先埋设了炸药,或者冒险,把几百人派出去,用火药箭袭击一下,说不定就又是斩首行动。

同样的方法,不可能使用两次,土著们显然有所防备,他们不但把领导阶级放的更远,而且还有大量的兵力防备着。

孙越不知道,在他观察土著的时候,土著们也在观察他,就在哪个明显是首领的地方,一个穿着华丽衣服,头上有着众多羽毛的老头的,正仇恨的看着定居点。

老头不是别人,正是之前那个山寨的老寨主。

土著们,因为医疗,还有其他的条件都不太完善,他们的平均寿命并不高,能够活到三世同堂的,已经算是不错了,这个老头差不多六十多岁,岁月在他身上刻画下了很重的痕迹,只能够依靠拐杖行动。

他也算是周围的几个山寨之中的最年长的人,最大的损失就是死在这里的,儿子也是,如果不是死在这里,说不定一两年之后,他就会有重孙了。

所有人之中,他对于这个定居点是刻骨铭心的,2000多精壮,基本上都被干掉,包括了所有的高层,3个儿子,12个孙子,全部死在了这一场战争之中,现在唯一剩下的,就只剩下三四个,还不足的7岁的孙子,这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二章 卷土从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