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晋末逐鹿>三十四节 搬救兵
之力。”

“高道友肯援手,最好不过。”王蛮子笑道:“老夫闻劣徒回报,在无为地宫中,高道长巧计脱身,应变之能,令人佩服。”

“国师夸奖,其实当时正好小道身边一位好友腹中饥饿长鸣,才联想到排泄阴沟之事,实属巧合。”

“前次元宵节中,老夫见高道友出剑救人,玄功奥妙,分寸拿捏极巧,不知尊师何方高士?”

“小道师尊丹尘子,自称无门无派,只传小道道术,医术和炼丹术。”高恩华认真回答:“师尊归墟之后,小道一直闭门自修。”

暮日如金,温暖的笼罩在两人身上。

“不知高道友能否将所习术法展露一二,让老夫稍作观焉?”王蛮子须发如雪,微笑问道。

高恩华心中一喜,立刻站起来道:“小道献丑了,请国师斧正。”说完一凝神、左掌挥出,一道黑黄相间的太极图,璀璨盘旋,祥气流转。

“哈哈。”王蛮子一声大笑,站起来伸手一划,划出个一模一样的太极图,只不过颜色基本全是黄色,少有杂色,然后说:“高道友所习乃玄学五术中的太玄诀,属于山经,玄学五术流传至今,修者颇多,太玄诀乃秘中之秘,知之者甚少,修习者大多抱残守缺,不肯示人,闭门自修。”

“国师博学,小道所学确实是太玄诀。”高恩华道。

王蛮子道:“太玄诀清、静、空、明、重五层境界,高道友的无极图案,黑黄之气相绕,凝气成形,属于明之境界,老夫可有失谬之言?”

“国师字字灼金,小道生性愚笨,明之境界也刚摸了个边儿,望国师不要见笑。”

“明之境界,妙在心悟,由明之境界转重之境界,更是只求悟性,大部分修此术者,终生难逾。”王蛮子呷了一口茶,对厅前站立的童儿吩附:“备些纸墨来。”

“喏。”童儿应声而去,片刻后取来笔墨。

“青城山之行,老夫确实去不了,只有劳烦高道友带个头,多劳劳心。”王蛮子笑道:“老夫将以往修习太玄诀的种种感悟,赠与高道友,做个人情弥补。”

高恩华大喜,推辞的客套也忘了,连忙道谢。

“要达到重之境界,只能靠修道者自悟,大道千条,道道不同,高道友要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悟道。”王蛮子边写边解释。

“小道先行告辞,今晚还要招待一下云渺宫来修。”高恩华接过玄功心得,心中急着观赏修习,立刻起身告辞。

“高道友自便。”王蛮子笑道:“老夫正好要面见琅琊王爷,日后再见。”

琅邪王府内、王蛮子和琅琊王司马道子见了面。

“皇宫禁卫首领调换之事,皇兄已答允,眼下皇城所有守卫,全是咱们自已人,国师请放宽心。”琅邪王司马道子身材肿胖,眼圈浮肿青黑,一看便知长期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有劳琅琊王,如此一来,皇城安危尽在我手,纵有人有不臣之心,料也无妨。”王蛮子笑道。

“本朝除了桓氏小儿,没人会有不臣之心。”司马道子打了个哈欠,说;“不过桓玄只挂了一个虚名的官名,连名刺史都不是,除了府兵部曲,手中又无兵权,一切稳如泰山。”

“老夫近日得了一盒仙丹妙药,服下后浑身拥有龙虎之力,”王蛮子袍袖一抖,掌上多了一个玉盒,说:“琅邪王贵为帝胄皇脉,服此丹后,更能如大罗金仙一般金枪不倒。”

“好,好。”王蛮子拿出丹药时,司马道子眼放精光,听王蛮子解说后,更是垂涎三尺,不顾王爷之贵,自己过来一把接了丹药,左右查看,夸道:“国师仙药,素来灵验。本王正好刚收一名美貌妃嫔,稍后一试此丹妙用。”

“此丹定保王爷龙精虎猛,飘飘如仙。”


状态提示:三十四节 搬救兵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