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烽火战神>第二百七十五章 故人的消息
是孙某多年的行伍经验摸索出来的,至于马兄所用的训练方法和我大同小异,是因为四十六时,我俩关系不错,常在一起交流带兵心得。”说到这里,孙玉民笑着对张义纯和区寿年说道:“不瞒二位,我现在的部分得力手下,还是当年从马旅长那要来的。”

“哈哈……”

张义纯和区寿年跟着笑了起来。

“马兄现在在哪?是跟着桂总座高升了?还是继续在四十六师?”

“桂总座……”

孙玉民的这个问题一出,让张参谋不知道怎么回答。兰封会战时,桂永清所部龙慕韩88师擅自撤离,使开封、郑州面临日军的直接威胁,也使得国民党制订的“兰封会战”计划大大受损。国民党精锐部队近15万人,未能歼灭被围困的土肥原师团近3万人,如若不是孙玉民的二十师拼死血战,击溃土肥原师团,此次兰封会战将成为千古笑谈,虽然桂永清最后动用了战车营和整个四十六师,救出了已成残军的二十师,但还是因为龙幕韩的擅自撤退,而被撤职查办。兰封一战,包括黄杰、桂永清在内的一批嫡系将领被免职,龙慕韩被处决,是第一个被处决的嫡系将领。此战后虽然桂永清由于和何应钦和陈诚的关系都很密切,没有重惩,但就丢掉了直接指挥部队的权利。

孙玉民那次会战后就一直在养伤,由于心中已存脱离国军的念头,自花园口事件后,他就再不理军中的消息,所以他既不知道桂永清此时已被调任至没有丝毫兵权的“战时干部训练团”的教育长。

至于马威龙,他就更加不清楚了。

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四十六师里和自己关系最好的旅长,这个和自己一同出身于教导总队的兄弟,在朱庄救了自己部队以后就没有消息了,今天若不是张参谋突然提起,他都不会记得问两句这个好弟兄的下落。

可是看到张参谋吞吞吐吐的样子,他心中忽然腾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忙追问道:“桂总座怎么啦?是他出事了还是马旅长出事了?”

张参谋完全没想到,孙玉民竟然不知道桂、马二人的事情,自己多的一句嘴,现在变成了骑虎难下,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看向了张义纯和区寿年两人,想得到他们二人的指点。

“孙司令,不,玉民贤弟,张某年长几岁,这样称呼你不介意吧?”

“怎么会呢!张军长有话请讲。”

“桂将军在兰封会战后,和黄杰他们几个一起被问责,被撤去了二十七军军长之职,现在任‘战时干部训练团’的教育长。明面上虽然说是降职,实则却是高升了,你也知道当这个教育长以后,那些本就是各部骨干的军官,将来都会是他的学生,说不准再冒出几个玉民老弟这般厉害的角色。”

对于张义纯的这番话,他是表示赞同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老蒋和张治中,一个校长一个教育长,换来了多少忠心耿耿的将领和嫡系,桂永清后来官至海军司令和这段经历也是有着很大干系的。

“那马威龙马旅长呢?张军长现在知道他身处何方吗?”

“这我倒不大清楚,只是知道当年兰封会战,由教导总队改编的四十六师伤亡同样惨重,三个旅长一死一重伤。几乎只是比二十师稍微好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委座没有重责桂将军。”

张义纯说的是实话,他是当真不知道马威龙这个人。

“马旅长已然殉国了。”

张参谋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说出了这几个字。

孙玉民不大愿意相信这句话,可是看到张参谋说这句话以后,眼眶都已微红,声音也有些哽咽,显然不是骗人的样子。

“他是怎么死的?”

孙玉民也有些激动了,当年教导总队从南京退下来的人本就不多,马威龙那时就是三旅旅长,算是除桂永清和周振强外最高职务的人,在四十六师时,他和自己可真算是相互扶持的,更别说他在二十师生死存亡的关头率部来援,不仅解了二十师的困境,更是自己和小丫头的救命恩人。听到他殉国的消息后,如何能不悲伤。

“马旅长在增援解救了朱庄的被围友军后,立即率领一三六旅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反攻,于罗王寨、三义寨一带将土肥原残部包围。敌人凭借险要的地势负隅顽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马威龙旅长亲临战场最前线,督率所部浴血奋战,向日军勇猛冲杀。激战中,他还亲自架着一挺机枪向敌群猛烈扫射。不幸,被日军神枪手击中,当即壮烈牺牲,时年33岁。”

张参谋当时是跟在马威龙身边的,亲眼目暏了这一幕,叙述的时候声音虽然微微颤抖和哽咽着,但是讲得很详细和明白。

孙玉民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年兰封血战时,马威龙在朱庄解了自己的围,可没料亲眼目暏了自己被冷枪击中,一时怒上心头,率部猛攻土肥原残部,才会命丧兰封战场上。追根究底,马威龙是因为内疚,责怪他没有护得了自己周全,才会被仇恨烧得失去理智,最终不幸殉国。

知道了马威龙已然殉国的消息后,孙玉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一时感慨万千,拍了一下有些小激动的张参谋肩膀,想安慰两句,可却没有说出口。

“几位贵客,先去屋里休息休息一下,喝杯茶后再来看这边的考核可好?”

陈莱的这声邀请来得正是时候,打破了几人之问稍显悲伤的氛围。

孙玉民没有陪着张义纯他们去休息,带着周善军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五章 故人的消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