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我不是汉献帝>第三百一十六章 宁死不降
以后便有些气力不济,面对汉军布下的严密方阵,刘备感到自己再难存进。也就在刘备考虑自己是否要以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时,阻拦刘备前进的汉军军阵中忽然走出一人,大声对刘备喊道:“刘使君,当今圣上念你年迈,准你放下武器,率众归降。”

“哼,多谢圣上美意,只是刘备不屑再做汉臣。”说到这刘备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众兵将,温声道:“你等若是不想死,大可投降,我绝不阻拦。”

“愿与主公同生死!”人数不过三百余的白毦兵齐声大喝道。

“好,好,那就让世人瞧瞧,我刘备麾下儿郎绝非贪生怕死之人。”刘备一时间也觉豪气干云,大声喝道。

……

刘协麾下有八营,除王平、兀突骨率部前去阻拦蛮人败逃外,剩下的六营人马在朝廷结束了北方草原的战事以后已经归建。早就料到刘备不会投降的刘协也不占刘备便宜,见刘备如今手上只有三百人,便命六营主将分别带本部三百精锐轮流与刘备斗阵。

虽然这样做并不符合刘协一惯的行事作风,但此时却并没有人觉得刘协是意气用事。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已经看出刘备今日是心存死志,憋着要战死沙场。而对于一个不计得失只为证明自己的沙场老将,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追击蛮人的兵马早已离开,而此时还留在刘协身边的,则是想送刘备最后一程。

也就在刘备在与汉军斗阵的同时,在桂阳的城头,被简雍命人五花大绑的霍峻愤怒异常,冲着简雍破口大骂。而被骂的简雍却并不理会霍峻的辱骂,只是望着城外正与汉军激战不休的刘备,双目垂泪。

作为刘备最信任的老相识,简雍无疑便是刘备最后能够托付大事的人。早在简雍奉命回城之前,刘备就与简雍有过一次长谈,简雍虽极力反对刘备如此做,怎奈刘备心意已决,简雍即便巧舌如簧,也难以让刘备改变决意。

“仲邈,莫骂了,这是主公的决定。”亲手擒下霍峻的傅彤轻声劝霍峻道。

“胡说!我不信!”霍峻毫不犹豫的叫道。

“宪和先生只是奉命行事,而我也是因为主公担心你抗令不遵才派进城里协助宪和先生。若不是主公执意如此,以宪和先生与主公的交情,你认为宪和先生会做出这种那卖主求荣的事情?”

“……”霍峻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方才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此时被傅彤一提醒,霍峻已经相信了七八分。简雍的资历,可算是刘备身边追随最久之人,一般像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另寻明主。而且刘备对简雍向来不薄,简雍也不是那种朝秦暮楚的小人性格。此时忽然翻脸,十之八九是得了刘备的托付。

“为什么?”霍峻闷声问道。

傅彤知道霍峻的意思,轻声道:“仲邈,你也不是笨人,到了今时今日,恐怕你自己也已经想到主公的大业难以实现,面对朝廷大军的压力,你我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至于主公为何一心求死,恐怕也是为了少主的未来考虑吧。”

刘备膝下仅有一子,姓刘名禅,小名阿斗。在刘禅之前刘备也曾经有过孩子,只是由于刘备那会四处漂泊,那些孩子也因为战祸丢失了。刘备对刘禅很看重,古人对待香火的传承是很在意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知道自己难有实现自己的野心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的保住一点香火,那也是很正常的。

刘备不想过被人圈养的日子,更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倒霉。所以刘备选择了战死,想以身为武将最希望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同时也用自己的死为自己孩子日后的安稳尽最后一份力。

霍峻、傅彤都是能力不错的武将,刘备有意让这二人投降朝廷,相信以这二人的能力,即便是在强手如云的汉军之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而到了那时二人也就可以稍微关照一下自己的孩子刘禅。

对于自己的打算,刘备并没有隐瞒傅彤,既然想要让人家关照自己的子嗣,最好把话直接说清楚,免得让人可以有理由袖手旁观。而霍峻在听完了傅彤的解释以后,久久无语,直到傅彤忍不住想要开口询问,霍峻才开口道:“替我松绑。”

“仲邈,你……”傅彤担心的看着霍峻,倒是一旁的简雍开口吩咐道:“傅将军,替仲邈松绑吧。”

有了简雍的吩咐,傅彤这才亲自上前替霍峻解开了绳索,重获自由的霍峻一边活动着手腕一边走到城墙边,向着城外汉军大营的方向看去,只是还没等他找到刘备的位置,就听汉军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霍峻心里明白,自己的主公阵亡了。

“仲邈,准备开城献降吧,剩下的事……”不等简雍把话说完,霍峻已经一把将简雍从城头往后拖,边拖边骂道:“想要追随主公而去?门也没有!宪和先生,主公的意思我已明白,照顾少主的重任还要拜托给你。”

简雍的年纪比刘备小不了几岁,而且他还是个文人,霍峻这个武将出身的人拿他就跟捉小鸡一样轻松。简雍确有追随刘备而去的念头,可听霍峻提到了刘禅,那求死之心立马就减了大半。霍峻、傅彤要为刘禅的将来在军中打拼,而照顾刘禅长大成人的任务,也就只能落到自己头上,托付给别人简雍也不放心。

“仲邈,多谢你的提醒,松手吧。”简雍沉声对霍峻道谢道。

霍峻闻言放开了简雍,随后一抱拳冲简雍道:“宪和先生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六章 宁死不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