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喷神>第117章 江湖规矩单挑啊

“或许是因为对方辩友们觉得‘民主’这个概念本身已经过于不言自明了,所以我很惋惜,没有在她的立论中听到任何对‘民主’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为了说明我方观点,我不得不仔细抠一下字眼。

所谓民主,我们查《辞海》也好,看百科也好,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强调‘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其中,根据中外文献的不同,在部分表述中,还加上了‘在一定阶级范围内’这个限定语——不过这不重要。”

虞美琴说到这儿,略微停顿了一下,大约只有一两秒,让听众和评委有个理解时间。

果然有些外行看热闹的观众很快开始纠结为什么“这不重要”。

不过懂行的人,都能在这两秒钟里就自动过滤掉这个差异。

因为众所周知,这个“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表述,只是某些国家为了把一部分人排除在“人民”这个定义之外的,没什么好多说,也对辩题确实没有影响。

虞美琴余光一扫,就知道评委们已经反应过来了,所以她把握好了节奏,继续说道:

“因此,谈是否实现了民主,实现民主的程度如何,一个关键的衡量指标,就是看一国政治的运行,能够被多大比例覆盖面的人群所左右。比如,如果一个国家的选举,只有20甚至更少的人能起作用、对结果有影响,这无疑不是民主。在演变的过程中,如果这个比例变得越低,那么我们就能说,这个过程对于政治民主是不利的。

有人说美国一贯很民主,可是近年来我们观察美国的选举状况,看到的是什么?去年奥黑马和麦凯恩竞选的时候,美国白人男性选民当中给麦凯恩投票的比例,略高于奥黑马。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奥黑马以比较明显的优势胜出。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那次大选的选民投票率上涨非常厉害——

有占到美国潜在选民人口大约九分之一的黑人,他们几十年来都没有行使过投票权。一旦出现一位带黑人血统的候选人,他们就一窝蜂的投票。很多黑人选民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表示自己是文盲、其实听不懂任何施政纲领。但这一次他们就是愿意看皮投票。

最后奥黑马在黑人选民中的得票比例是98.4”,而且这部分选票最终占总有效选票的比例超过了20.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在历史上看到过很多很多,每一次革命爆发的时候,如果真的可以复盘统计人口,都可以发现被奴役而揭竿而起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没有达到总人口的半数。法国大哥命的时候只是巴黎出了点资产阶级和赤贫者的骚d,就不小心掀起了杀人夺宝的热潮。

明末李闯张逆流贼兴起的时候,活不下去的只是陕、豫而已(还有部分山东),占国家总人口的不到两成。

可见很多时候影响历史和民主进程的,并不是大多数寡欲的人,而是一小部分强欲的人。商业社会之所以有二八定律的原则,也是这个道理——20的强欲者对一个领域的格局影响,要大于80的无所谓者。

因为那些无所谓的人不会团结起来,所以在面对每一次小的对抗时,他们都不如那20进攻性强的异见者有‘局部兵力优势’,从而被那10~20的强欲者‘每时每刻联合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最后收拾掉。

建奴在扬州十日的时候,嘉定人漠视地看着这一切,嘉定三屠的时候,江阴人依然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阎应元和他的战士再次被屠杀的时候,昆山人还是看着这一切,难道建奴和流贼的成功就能证明他们是当时的‘大多数’么?

而随着互联网等新传媒发展的加剧,我们看似遇到了一个言论越来越自由的环境,但实际上得到的却是‘沉默螺旋’——我很高兴刚才对方辩友在立论的最后,居然敢主动提到这个概念,并且说‘这无关紧要、只是发展中导致的问题,必然随着发展被解决’。

沉默螺旋是什么?就是指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那么他就比较容易放弃表达,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因为信息传播的过泛滥,人们很容易通过媒体进行‘什么是公众主流观点’的判断。

因为人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从众,不愿意发声,就如同鲁迅先生写的那样在铁屋子里装睡。而且互联网让他们很容易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他们被‘主流群体’孤立,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所以互联网带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主流观点’,而是嗓门大的人、懂得如何带节奏的人,带出来的观点。历史上那一小撮愤懑强烈、动手yù_wàng强烈的人,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可以压制无所谓的大众。

而‘大众’显然没有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他们依然和传统时代那么漠不关心,最后只会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声音越来越小。

正如人类的社会科学、道德lún_lǐ的进化,始终跟不上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互联网带来的新式言论自由,并没有让‘大众’这个基石在为人处世上适应它。综上所述,这种畸形的自由,又何谈有利于政治民主……”

……

脑洞看似很大,但如果要冯见雄自己来说,他只会说得比虞美琴更烂。

主要是他知道的太多,能说的又太少——他的很多论据过于天马行空,眼下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生呢。

状态提示:第117章 江湖规矩单挑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